13793333165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年轻不可轻 新民周刊青少年社论大赛“妙笔奖”作品④

来源:米6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28 08:29:01

  去年,一部名叫《爱情神话》的电影火遍全网。这部电影全程使用沪语,将我们已很少听到的“上海话”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一波讨论的热潮。

  上海话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通常意义上的上海话指的是上海市区的方言,它是在上海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汉语方言,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

  上海话曾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及有代表性的吴语方言之一,但其地位在近四十年来急剧下降。由于普通话的推行以及人口融合带来的快速蜕变,上海话同其它吴语相比,已经越来越失去吴语的代表性及特性。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几乎人人都将上海线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人们迁居到上海,上海话渐渐地不再成为人与人交流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普适的普通线世纪初,随着推普运动的兴起,上海话进一步受到了限制,众多上海话广播电视被取消,学校里更是要求讲普通话。到了现在,上海话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本土80后、90后有很多还能讲得流利,不少00后、10后已经不会讲了。

  上海话的逐渐消失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还由于其遭到了严重的区别对待。2009年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针对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这条偏激的评论有力反映了当时对于“上海话”不公平的对待。而当今,许多沪语博主在网上推广上海话,评论区却总有一部分人在抨击这是所谓的“排外”。

  不可否认,在很早之前,的确有小部分上海人曾表现出了对外地人轻视,但要以偏概全投射到全体上海人身上,甚至演化到上海人说自己的方言都要被质疑,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歧视?

  在我看来,推广上海话并不意味着反对普通话。普通话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地域间的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但是,在推广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学习地方方言,保护传承地方文化。新民周刊2022年9月10日的推文中曾说“推广普通话,保护地方话,学会外国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这两者并不矛盾,可完全并行的。

  要想拯救上海话,要在大力宣传的同时注重上海话的准确性。吴方言学者褚半农写过一篇文章《上海方言现状及思考——兼论沪语传承中的媒体责任》,对当下沪语传播的种种怪现状提出批评:普通话的影响,“语转词”现象,声调减少后读音的归并,片面强调本字现象等。这表明了我们不仅要全面地宣传推广上海话,还要推广得“对”,推广得“精”,推广得“妙”。

  一个缺失本土文化的城市不有几率会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传承上海话,就是传承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在多元和谐的社会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对接成功,这象征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随着近几年发射任务增多,人们对航天的关注度也慢慢变得高。而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天文,人们对它却知之甚少。

  在浙江省某大学的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找不到北斗七星。与之相对应的是,生活中不了解牛郎星、织女星的人更是大有人在。这种对我国古代天文认知的缺失会让人们逐渐忘却星空的存在,以至于认为那只是存在于传说中的幻象,从而丧失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了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书页上的一片空白。不仅如此,在古代文学,甚至在建筑方面,若是缺失对古代天文的认知,也会产生不少困扰。

  《日知录》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可见在古代,天文的普及率极高。由于我国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体系是根据社会的生产生活与整体运转设计的,其中便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即以天象为喻,指出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而在文学作品中,天文也不时出现。如脍炙人口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一句,若不了解参宿和商宿,就没办法理解杜甫对于老友重逢之艰难的感叹。在建筑方面,天文同样有巨大影响。阿房宫与长安城的布局都有模仿天象的痕迹。由此可见,天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分量。

  因而,对我国古代天文的了解不仅可以增长学识,更能深入认识民间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心。关注当下时,也不应忘记传统。

  那么这种现象是什么造成的呢?根本原因在于光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对中国古代天文的科普的严重匮乏。强烈的天光掩藏了璀璨的群星,人们能看到的星辰愈发稀少,对天文的关注亦愈发减弱。在学校等地,对于其科普也并不重视。希望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光污染和对中国古代天文的科普。

  对市民而言,我们大家可以利用身边资源来了解我国古代天文。在当下,使用各类网络站点平台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新民周刊在介绍徐光启一文中即有涉及,而中国国家天文公众号更是致力于传播我国古代天文,在“古天文”系列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二十八星宿以及古代天文在各方面的体现与内涵。此外,还有阅读书籍和线下参观等方式。

  前不久,有消息称某部门印发的中将“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后解释为输入法出了问题,而在审核上存在疏忽,没有把好关。此事一出便引发不少关注。

  这明显体现出当下人们对汉字书写的疏忽,把这样的一个问题“归罪”给输入法颇有找借口之嫌。既然是,应当给予相当重视,严肃对待,却出现错别字现象。况且如此明显的错误审核人员竟然没有察觉,或许不单单是态度问题,汉字基础想必也有漏洞。

  而网友们呈现两种态度:批评,因为错误太大;“见怪不怪”,因为生活中错别字现象太常见了。这证实了一点:现在有错别字很正常。然而,这件事本身并不正常,大家的反应更是令人警觉。错别字问题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甚至行政之中,不容小觑。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最重要的便是技术的发展。自“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诞生,尤其是进入21世纪智能电子科技类产品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便捷的电子邮件、飞信,后来崛起的QQ、微信,都使书面写信基本成为过去式。如果不是从事教育等行业,每天书写的文字多数可由手机或电脑取代,因而是相当少。这导致人们对文字敏感度的下降。除了取代作用,网络还产生了“误导”作用。近两年,一批批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其中出现许多所谓“谐音梗”,大量使用同音字替代原字达到娱乐效果。由于许多网络用语大受欢迎,广为流传,使用者众多,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在书写时会下意识写出错字,致使错别字出现。

  仔细再想想,人们对错别字习以为常,还透露出第二大问题——对汉字本身的意义不了解,也不重视,觉得无所谓,没意识到错别字这一现象是严重的问题。其中固然有外因——生活节奏变快,无心关注;科学技术进步,抛弃传统;而且自己写错别字也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但无论如何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汉字需要被给予更多关注。

  左民安先生在他的《汉字例话》中提到:“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汉字又是纪录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汉字在祖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的文明,汉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在用汉字,汉字也依然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汉字例话》又说:“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能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汉字承载着文化的发展,汉字的字形演变见证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特征以及古代先民的生活场景。每个字都蕴含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是历史的精华。而错别字,也可能伴随着对汉字故事的误读,给这精华蒙上阴影。

  时至今日,我们进入了全新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家强调的“四个自信”中,便有一个“文化自信”。今日之中华,在尖端科技、国防等硬实力上也许已数一数二,但事关文化的软实力,是否仍需加强?而汉字作为承载文化的工具,乃一切之根本。“扼杀”错别字,势在必行!

  就我们个人而言,平时就要注意,竭力避免错别字的出现。若有不确定,不要嫌麻烦,赶紧请教字典。同时,在发现周围人写错别字时,要立即提醒,不要误导别人。同时,我们大家可以积极了解汉字文化渊源,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了解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

  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都应采取行动。各出版机构在出版图书时要仔细校对,保证读者看到的是正确无误的。各大新闻媒体,无论是纸质的报刊,还是线上新媒体,也都要确保质量。现今网上各种流行语满天飞,出现许多用字用语不规范的情形,作为有良心的媒体,应保证自身不受影响,形成一股股清流。另外,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可以发掘传播汉字文化新途径,让枯燥的一个个汉字走进千家万户。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错别字就是蒙在这瑰宝上的阴影。扫去这层阴霾,方能让汉字充分放出自己的光彩,讲好中国故事。


上一篇:天水的“热辣滚烫”:味蕾带我们穿越时空 下一篇:【48812】二峨宠儿都市时髦精英的质量挑选!